在世界動蕩不斷、氣候變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能源與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愈發突出。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全球受水資源短缺影響總人口達32億。
今年8月,由于干旱影響,水電大省四川更是在炎熱的夏天出現了大面積限電停電的情況。
而俄烏沖突導致歐洲出現能源危機,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從每桶100美元左右攀升至近130美元,并于北京時間3月7日盤中最高觸及139.13美元/桶,刷新2008年以來新高。
為積極應對資源短缺帶來的挑戰,國內各利益相關方積極行動,一方面響應國家號召全面落實能源轉型,一方面積極落實治水十六字方針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
汽車制造業作為資源密集型行業,在能源及水資源方面消耗巨大。青蛙大數據顯示,我國汽車制造行業2021年水資源消耗總量達1.14億立方米,綜合能耗總量為670億度電。
在此大背景下,我國上市車企在資源節約方面的表現如何呢?
青蛙大數據選取上市車企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整車制造行業在資源節約方面的表現,并首次發布中國上市車企資源節約指數TOP10。
納入研究范圍的車企包括中國大陸及香港上市的境內汽車制造企業30余家。最終入圍的十家企業為:上汽集團、東風集團、廣汽集團、長安汽車、北京汽車、比亞迪股份、長城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
排名方面,小鵬、理想、北汽分列前三名。
本指數的評價維度包含能源資源、水資源兩方面。我們選取消耗總量、單車消耗強度(生產階段)、百萬元消耗密度、總量/強度/密度節約率作為評價指標。其中總量代表車企在資源消耗方面對環境的直接影響,強度和密度代表了車企資源管控水平、總量/強度/密度降低率等指標反應車企資源節約行動的效果。具體計算公式為:
+密度節約率?0.1
1.資源消耗總量排名:
中國上市車企2021綜合能耗TOP10:
數據顯示,2021年上汽集團、比亞迪及長安汽車的總能源消耗量分列前三位。
新能源汽車廠商小鵬、理想汽車總產量在10萬臺左右,所以能耗總量無法與產量高達547萬輛的上汽、213萬輛的長安等量齊觀。
至于比亞迪,雖然2021年汽車總產量為74萬輛,在榜單中僅列第8位,但能耗總量卻排在第二位,顯然其電池及手機生產能耗不低。
中國上市車企2021水資源消耗TOP10:
水資源消耗方面,比亞迪以3590萬立方米的總水耗排名第一,甚至比第二名上汽集團高出1250萬立方米。
根據水利部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水資源公報》,全國2021年耗水量為3164.7億立方米,比亞迪耗水量在全國總耗水量中比重為0.011%!
2.資源消耗強度及密度排名
中國上市車企2021年綜合能耗百萬元密度TOP10:
綜合能耗百萬元密度方面,長安、東風、比亞迪位列前三名。密度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資源管控水平。
顯然,造車新勢力理想、小鵬在能源資源管控方面的表現優于傳統汽車制造廠商。
中國上市車企2021年百萬元耗水密度TOP10:
耗水密度方面,比亞迪仍舊是“一枝獨秀”,百萬元耗水密度高達319立方米,顯示比亞迪在水資源使用的管控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中國上市車企2021年綜合能耗單車強度排名:
綜合能耗單車強度方面,上汽位列第一,高達3003千瓦時/車,甚至高于同期歐洲車企平均值2820千瓦時/車。
造車新勢力小鵬的單車綜合能耗表現最優,僅為904千瓦時/車,不到歐洲車企平均水平的1/3。
中國上市車企2021年單車耗水強度排名:
單車耗水強度方面,東風汽車以5.5立方米/車位列第一。
北汽、吉利、廣汽等傳統車企單車耗水強度表現不俗,分別為3.2立方米/車、3.7立方米/車、3.8立方米/車,低于或接近歐洲同車企同期3.8立方米/車的水平。
3.資源節約量排名:
中國上市車企2021年綜合能耗節約總量TOP10:
進入榜單的10家車企中,僅廣汽、東風、北汽2021年綜合能耗相比2020年實現了總量降低,其余7家企業綜合能耗相比2020年有所增加。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比亞迪、小鵬、理想等新能源汽車廠商的綜合能耗會進一步增加。
2021年度中國車企平均能耗強度為2071千瓦時/車,低于同期歐洲平均水平2820千瓦時/車,因此預計我國汽車總產量進入平臺期后車企能耗總量才會出現明顯下降。
中國上市車企2021年水資源節約總量TOP10:
水資源節約方面,僅東風、上汽、北汽、廣汽四家上市車企2021年耗水量相比于2020年底出現減少的情況。
結合單車水耗強度來看,即使在汽車總產量增加的情況下,如果控制好單車強度,我國上市車企仍舊在水資源消耗總量降低的可能性。